真善美的形成历史
现在我们所说的「真善美」,其实是经历了一千年的历史才形成的,并非一开始就有这样的概念
在我们考察中国古代历史真相的过程中,发现了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人是推崇「诚」的,《大学》、《中庸》、《郭店楚简.五行》中无不以诚为先。「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这是格致学的思想。
到了战国末期、西汉时期,古人开始推崇「真」,探寻真理,成为真人。真人,是比圣人更高一级的存在,这在《黄帝内经》《庄子》中都有提及。之所以从诚到真,应该是有人开始伪装为诚,单用诚很难分辨真假,于是提出了以「真」为准,这就是道学的思想
但西汉末年,巫蛊邪教盛行,蛊惑民众,真假也开始难辨,于是提出了以「善」为准,这就是佛学的思想。善者,善之善也。一个人行善,通常会真诚一些
而到了唐朝时期,佛学也被祆教入侵,被篡改成了偶像宗教,看起来行善的人,实际上也是在蛊惑民众,敛财接受供养罢了,于是便开始提出了以「美」为准,这就是理学的思想。万物皆有其理,遵循其理的,便是美。美,也有大美和小美,遵循万物定律的,便是大美,宇宙之美,星汉灿烂,就是包罗万象的极致之美了。在《光明王》中就有介绍,光明王之所以改革佛教,用美丑的斗争来取代善恶的价值,就是要让传统的佛教重新焕发启迪民众的力量,与掌控社会的邪恶诸神斗争。
所以,诚、真、善、美,实际上经历了至少 1000 年时间才形成,古人不断的提出新的标准来帮助民众明辨是非,如斗战胜佛般火眼金睛一眼识别不断变形着的妖魔鬼怪。
在当下,又开始有人以丑为美,就像西汉末年以假为真,唐朝时期以恶为善一般,都是倒转天罡之行,也许也是到了需要提出新的标准的时候了,在真善美之上,更有一种新的价值和意义存在,能够让世人能够明辨是非、真伪、善恶、美丑,防止社会的堕落,文明的衰亡
本博以为,新的标准应该是「实」
实证,实验,脱虚向实,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实际成果和实际效果为标准,而不是道听途说,一纸空文,虚构故事,而盲从教条、形式、权威、偶像、皆不可取,务实为上,这就是科学的思想。
所以,诚、真、善、美、实,五徳俱全,应该能够明辨是非之道了
以上的历史形成过程,恰好也与格致学、道学、佛学、理学、科学的发展与形成过程契合一致,美学产生的时期,其实正是文艺复兴之时,即唐末至北宋之间的五代十国时期,此文艺复兴是与先秦时期相对应的,这与我们的历史考察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