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青年报》针对本博的造谣与污蔑的答复
北京时间2025年6月18日12:38分,本博的微博账号被微博封禁,时隔整整一个月,2025年7月18日,《中国青年报》第5版刊登了一篇署名为“林树心”,题为《脱离证据的“伪史”叙事能给文化自信加分吗》的文章,此文全文是对国内近期封禁诸多所谓“伪史论”者账号原因的阐述,其中唯一点名的就是本博:
在被平台封禁的账号中,不乏一些极端恶劣、荒谬的代表。譬如,被微博封号的伪史论“大V”@墨者几何,就曾借“考据”之名,炮制出诸如“马克思也是杜撰出来的”这种荒唐说法。这类言论看似“大胆”,实则全无依据,完全违背史实,不仅对青年群体形成误导,也已触碰近现代思想史的基本认知边界。将这种极端的虚构包装成所谓“冷门真相”,其本质不是知识传播,而是认知污染。
这一段显然是对本博的造谣和污蔑。本博做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古籍的考察,所有结论无一不是在详细而清晰的考察上做出的,无一没有具体的历史文献出处,这些历史文献绝大多数都集中在清末和民国时期,人们是完全可以按照本博所给出的线索自己去亲自查阅与辨识的,林树心所谓的“全无依据,完全违背史实”,这一句俨然就是造谣,颠倒黑白。当然,现在本博的微博账号被封,人们无法了解本博的考察证据,于是可能便会信了林树心的这番言论,这典型是它们最惯用的伎俩,即首先隐没真相,然后再黑化和篡改历史叙事,并且会公器私用,贼喊捉贼,愚弄民众。
至于此文中提到本博“炮制出诸如“马克思也是杜撰出来的””更是歪曲事实和断章取义。本博并没有否认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就像本博从未否认《几何原本》《万有引力》的存在一样,这些道理和原理性的内容在历史上显然是存在的,只是它们的原作者、原产地和原年代,都被人篡改了,本博已经在「几何原本原作年代考」给出了翔实的证据,指出了它们的原作者名字和具体年代,无一不是中国古人的杰出成就。而关于马克思的原型,我也曾明确指出过,他应该是元末时候红巾军的创立者韩山童的爷爷,也是宋徽宗的六世孙,是宋末元初时期的人物。可惜本博的微博被封,人们自然无法再查看详情,不过本博将会专门撰文介绍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就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内在禀赋,即唯物的、客观的、以造福天下黎民为目标的、以发展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以天下大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为信仰的大道,它根本就是中国内生的,并且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所以也只有中国才能更为深刻的理解它,因为中国人的血液里,DNA里就流淌着它的精神,是中华文明自古的传承,而它是被人在清末和民国时期篡改成了西方理论,蛊惑天下人,扭曲历史叙事。
另外,本博也并非“伪史论”者,我曾在微博上不止一次的强调,我不是在揭露西方伪史,而是在探索真实的历史是什么。可以说,我们已经探寻出了真实历史的脉络,挖出了一个潜藏在中国内部的千年老妖,中山狼族,它们自古就在中国内部作乱,而清末民国时期,就是它们极为猖狂,最为得意的时刻,这可以在本博的 1.9万字长文「儒教的底色」中一窥其原委。为了让每一个国人都可以明辨历史真相,本博甚至总结和分享了许多方法,比如「历史考察原理」「科学理论之特征及诞生条件」,甚至通过历史考察,还发现了中国古人系统性考察一个问题,开创一门学科的方法,这个方法在微博上曾经分享过,后面本博将撰文系统的介绍,在此暂且按下不表。
《中国青年报》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俨然是官媒身份,其所设定的发行对象为青年人,主要目标读者为高中和大中专院校学生等青年知识分子,报纸口号为“推动青年进步,服务青年成长”。该报正式筹组为1950年12月,1951年4月27日正式创刊,1970年至1978年处于停刊状态。1978年9月19日复刊后出版了四期试刊,同年10月7日正式复刊。非常显然,在 1970 - 1978年的文革期间,它竟然停刊了,非常耐人寻味。这是其主动停刊的,还是被停刊的,应该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中国青年报》歪曲历史的确是有前科的,2006年1月24日,中国共青团中央宣传部曾下发文件,对中国青年报下属的《冰点周刊》错误刊发《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的行为做了批评和停刊整顿的决定,此决定在网络可查,现全文摘录如下:
中国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关于对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错误刊发〈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的处理决定》
中国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关于对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错误刊发〈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的处理决定》,决定如下:
2006 年1月11日,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刊发中山大学历史学教授袁伟时的文章《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极力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罪行翻案,严重违背历史事 实,严重违背新闻宣传纪律,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严重损害中国青年报的形像,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中央有关部门提出了严肃批评。
鉴于中国青年报刊发《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的严重错误,决定处理如下:
*一、*对中国青年报社党组副书记、总编辑李而亮、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主编李大同提出通报批评;
*二、*责成中国青年报对《冰点周刊》进行停刊整顿,并对相关责任人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冰点周刊》停刊整顿自2006年1月25日起。希望中国青年报社从这一事件中汲取深刻教训,认真做好《冰点周刊》的停刊整顿工作,进一步端正《冰点周刊》的办刊指导思想,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 和责任意识,严格遵守新闻宣传规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做好有关停刊整顿工作、切实改正错误的基础上实现《冰点周刊》的复刊。
共青团中央宣传部 2006年1月24日。
Wikipedia 上对《冰点周刊》停刊事件的记录如下:
2006年1月11日,第574期《冰点》周刊刊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袁伟时《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一文,引起中共中央宣传部强烈不满,中宣部新闻局2006年1月20日内部发行的《新闻阅评》第34期上严厉批评文章“为早定结论的历史问题翻案,在党的思想阵地上不止一次地散播有严重错误的观点”“是对我们党倡导的社会主流文化的恶意诋毁”。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宣传部于2006年1月24日上午下令将“冰点周刊”停刊整顿,同日下午5时中国各大媒体接到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北京市新闻局等部门的通知,禁止中国大陆其他媒体报道“冰点周刊”停刊事情。
2026年2月16日,《中国青年报》党组织在记者会上表示,《冰点周刊》将在3月1日复刊,主编李大同、副主编卢跃刚被免职,暂安排到中青报内部的新闻研究所任职。当天下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冰点周刊》停刊事件,该部发言人秦刚说,《冰点周刊》所刊载的《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一文,“严重违背历史事实,伤害中国人民感情,损害《中国青年报》形象”,因此停刊整顿该刊物。
请注意,中宣部新闻局《新闻阅评》中指出《中国青年报》“在党的思想阵地上不止一次地散播有严重错误的观点”,不止一次哦 !
关于袁伟时的《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究竟写了什么,人们可以自己去阅读,在中国科学研究院自然科学研究所官网保存有此文的文章链接 http://agri-history.ihns.ac.cn/reading/yuanweishi1.htm。此文其实才是典型的歪曲历史,对火烧圆明园和义和团进行了极尽的扭曲和黑化,对西方则进行大加的粉饰,比如它对“火烧圆明园是不是无法避免的?”一节中所阐述的,圆明园之所以被英法联军烧毁,是因为“大清帝国没有严格执行条约”。 这套说辞,是否像极了2018年,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科技制裁的时候,许多公知对中国的批评? 它们说中国违反了WTO承诺,是中国违规在先,然后才受到美国的打压,这显然是黑白颠倒。2025年4月9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中指出,“截至2010年,中国货物降税承诺全部履行完毕,关税总体水平从2001年的15.3%降低到9.8%。就世界贸易组织约束税率而言,中国9.8%的关税总水平已经非常接近发达成员的平均约束税率(9.4%)”,其实中国早在 2010年就已经达成了所有的货物降税承诺,那么 2018年之后,这些公知们是不是造谣和污蔑呢?
2006年3月1日,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又刊发了《再论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一文,其中提到:
如何认识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以及围绕这个主题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不仅是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化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且是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道路、关系到我们对青少年一代的教育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1月11日发表的《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以下简称《现》文),其观点是要否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术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近代史所取得的基本结论,对青少年产生严重的误导。作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者,不能不引起关注。
…
《现》文否定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主题,最鲜明的是对待义和团反抗八国联军的侵略上。文章说义和团犯了反文明、反人类的错误,“这些罪恶行径给国家和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是中国人不能忘记的国耻。它强调:“事件过后直至民国初年,朝野各界将这个组织定性为拳匪是有足够根据的”。《现》文似乎找到了一个历史证据:“义和团烧杀抢掠、敌视和肆意摧毁现代文明在前,八国联军进军在后,这个次序是历史事实,无法也不应修改”。这是完全违背历史事实的。
讽刺的是,歪曲和丑化中国历史,严重伤害中国人民民族感情,完全违背历史事实的袁伟时继续在中山大学做他的“研究”,完全没有受到影响;帮助他发表文章严重误导青少年的《中国青年报》主编李大同、副主编卢跃刚只是被免职,继续在中青报内部的新闻研究所任职;《冰点周刊》被停刊仅仅一个月零一周就又复刊了…. 而探寻中国历史真相,告知中国同胞历史考察方法的人却被没有任何通知和沟通,就被永久封杀,还被动用“官媒”加以污蔑和抹黑。
综上可见,中国国内其实许多官媒、官学机构中的确潜藏了许多妖孽,《中国青年报》只是冰山一角。这些妖孽里应外合,不断的篡改中华文明,粉饰西方丑恶,并且把中国古人的杰出智识成果篡改为西方的,而把它们丑陋油腻的糟粕逐渐灌输给中国民众的思想中,这与我们在「儒教的底色」的考察完全一致
虽然被人利用《中国青年报》这样的“官媒”点名污蔑,本博反而觉得倍感荣耀,因为这种行径完全与本博在近作「世界未来三十年(2013-2053)」和「警惕谣言与社会极化」中预判一致,所以我非常欢迎这样的“官媒”评论更多一些,当然,最好把本博完整的论述带上,不要断章取义,一封了之。
附录:2025年07月18日 星期五中国青年报第五版《脱离证据的“伪史”叙事能给文化自信加分吗》原文及版面照片
脱离证据的“伪史”叙事能给文化自信加分吗
林树心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5-07-18 05版)
近段时间,在微博、抖音、知乎等社交媒体平台上,一批炮制、传播极端“伪史论”的自媒体账号受到集中处置,引发了一定的社会关注。这些账号所宣扬的内容,有的系统性否定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等古代文明的存在,有的鼓吹“英语源于中国”“牛顿成果出自《永乐大典》”等奇谈怪论,更有甚者将谣言扩展至近现代历史,突破公共认知底线、动摇主流历史观念。面对这样一股将历史娱乐化、虚无化的风潮,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什么才是真正值得信赖的历史认知?怎样的史观,才能支撑一个社会走向未来?
观察“伪史论”在网络上的传播方式,可以发现,其中不少内容借助看似新颖的角度和通俗化的表达形式,吸引眼球、引发讨论。一些说法利用诡辩构建出表面“合理”的推理链条,在短视频、图解等传播方式的助推下快速扩散。但从学术标准来看,这类内容往往脱离必要的考据依据,缺乏逻辑的自洽性,极易造成误导性的认知。
在被平台封禁的账号中,不乏一些极端恶劣、荒谬的代表。譬如,被微博封号的伪史论“大V”@墨者几何,就曾借“考据”之名,炮制出诸如“马克思也是杜撰出来的”这种荒唐说法。这类言论看似“大胆”,实则全无依据,完全违背史实,不仅对青年群体形成误导,也已触碰近现代思想史的基本认知边界。将这种极端的虚构包装成所谓“冷门真相”,其本质不是知识传播,而是认知污染。
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些完全脱离证据、逻辑和常识的“伪史”叙事,真的能给文化自信加分吗?它们在自我标榜“打破西方中心叙事”的同时,却在事实层面制造了更大的混乱,把历史变成了一种情绪投射,最终使公共认知体系更加碎片化,反而削弱了我们构建自主历史叙事、推进中国学术走出去的能力。这种“自说自话”的历史观,与其说是在塑造文化主体性,不如说是一种虚假的逃避。
更具讽刺性的是,许多“西方伪史论”的论证逻辑,其实本身就是“西方舶来品”。早在20世纪中期,就有一些欧美“民科”开始炮制诸如“金字塔是现代建的”“希腊是假的”等论调,甚至连中国的长城都不放过。这些反智论调在西方长期存在,虽然从未成为当地主流,却被某些人改头换面、涂脂抹粉后输入中国,无疑值得社会提高警惕。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离不开对历史的科学理解。史学不是谁的附庸,也不是情绪表达的工具,而是一项面向全人类知识体系的系统工作,需要以实证研究为基础、以逻辑理性为支撑。如果轻信一切迎合心理的说法,甚至鼓吹违背常识的“伪史奇谈”,不仅无助于文化自信的建立,反而会削弱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能力,影响我们的国家话语权建设。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在多个历史研究领域取得了坚实进展。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到对甲骨文、简帛文献的深入解读,从高水平考古成果的国际发布到中外合编文献的合作交流,无不体现出一种兼具自信与专业的学术姿态。与此同时,中国与埃及、希腊等国在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和学术出版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多个联合项目已取得实质成果,也为推动文明互鉴、拓展全球史学视野注入了更多中国经验。真正的文化主体性,建立在脚踏实地的研究积累之上,而不是靠质疑别人、否定历史、制造幻象来获得。
就此而言,社会在面对“伪史论”现象时,采取行动的重点并非与之纠缠辩论,而是更加坚定地做这3件事:一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史学研究体系,提升专业声音的可及性和传播力;二是推动公共史学表达,帮助普通人理解历史研究的逻辑与意义;三是让大众尤其是青少年有更多渠道获取真实、专业、准确,同时有趣味、有吸引力的历史知识,打下理性判断的底层基础。
“伪史论”的逆流也许不会在短时间内完全消退,但它绝不可能主导我们的公共认知体系。只要我们持续夯实理性求证的学术传统,推动可信、可讲、可传播的中国历史叙述进入主流视野,那些靠煽动情绪和制造幻象获得注意力的内容,终将自行褪色。真正值得被铭记的历史,从来都是经得起推敲的;而真正走向未来的民族,也必定要从清醒、坚实的历史认知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