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家与金融家
资本家、金融家,放在现在的马克思主义语境下都会是一个贬义词,至少,提起这两个词,人们立刻就会联想到“剥削、压榨和敛财”。可以说,在近代一百多年来,资本家、金融家的确绝大多数都是谋取私利,囤积居奇,压榨大众的,他们与权贵、宗教门宦三者一起构成了压迫阶级。
但是,在中国古代,明中期之前,资本家、金融家恐怕其内涵与现在恰好相反。
经过我们的考察,科学、哲学、数学、思想、教育,艺术,音乐,乃至金融,经济,社会等领域的理论和知识,无一不是中国古人所创造的,在这些领域中的佼佼者,经常被尊称为科学家、哲学家、数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艺术家、音乐家… 等等。
非常显然,这些“家”,就类似对先秦时期一些学问流派的尊称一样,比如墨家、法家、兵家、阴阳家、名家等等。他们都是学问家、实践家、创新家。而相反的,宗教领域就没有“家”的称号,顶多成为“大师”“禅师”之类,这些与工程师,设计师、教师,画师、园艺师,应该在同一等级
纯粹谋利,只是做私营生意的,也通常只被称为商人,而为社会开辟一个新的行业,新的产业,新的商品,新的供给的商人,则会被尊称为“企业家”; 如果只是游山玩水,重复其他人的航行线路的人,只能被称为游人、水手、船长,而能够开辟新的航线的,才能被称为“航海家”,“旅行家”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家”这个称谓,在古代恐怕会类似一个桂冠,专门为那些在某个领域开创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有巨大创新,推动本领域革新发展的人的称呼。对本领域的知识应用非常纯熟的,可以被称为“师”;刚进入本领域,还在学习经验和知识的人则被称为“学者”
所以,古人通过称谓,就可以分辨其能力级别了。「学者,师,家」应该是大致的三层级别。比如经济学者,经济师,经济学家,显然是不应该胡乱使用的,要我看,现在被称为经济学家的,最多只能被称为经济学者,并没有什么新的贡献,毕竟连货币的本质都搞不清楚,凭什么叫经济学家呢?连经济师显然都是达不到的
那么,能被称为资本家、金融家的人,必然不应该只是敛财、剥削和压榨大众的人。他们应该是为资本理论、金融实践带来全新的方法和思想,探索出新的实践过程的人。
中国古代有没有这样的人呢?
非常显然,管仲、计然、桑弘羊、王安石都属于此列。
一个国家要富国强兵,非常显然是需要提升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以让货多。不仅货的数量多,其品种和种类也要多,质量也要高,这样才能让一个国家富足,军力强盛。
但是,要提升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必须要借助资本。资本就是生产所依赖的资金、土地、机器、劳动力、矿产等等资源,让一个国家的资本可以充分、高效的被使用和流转,显然有助于提升生产力和生产效率。
这一点在秦简的秦律中就得到过体现,秦国官方会提供一些公用的器具,比如牛车,舟船供民众租用,这显然就是一种资本高效利用的方法。而《管子》中还提到在春夏时节,给大众提供低息甚至无息贷款,租借农具,让民众可以养蚕、织丝,种植谷物,待收获后,可以用丝绸,布匹,谷物直接偿还贷款或租金,非常显然,这也是一种资本高效使用的方法; 后来王安石的青苗法就效仿此方法。
《管子》中还提到过官山海,即把矿产,海盐等资源作为官方专卖,以此获得税收,这显然启发了后来桑弘羊的盐铁论;管子提到的「轻重」,更是成为后来中国历朝所遵行的「平准」,用现在的概念就是期货。王安石变法中所创新产生的「常平市易司」就是做市商,给予民间行业自己做市增加商品流动性,它更是美联储的制度设计的参考来源。显然,这些都属于金融范畴了,即通过一种时间和空间的调配,达到了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有效的保障了生产者的权益,保障了社会供给和物资的稳定供应
到了唐宋时期,为了解决长途运输金属货币的损耗、运费和风险,官方也开始发行纸币,当时被称为飞钱,交子。到了金朝,甚至开始发行与现在无异的纸币了,面值最小的是一元,100文钱。
而为了促进新的产业,新的企业的发展,还缔造了股票交易,航运保险,银行保单等等新方法,可以分担风险,共筹资金,也可以加速周转资金。比如甲是生产者,乙是经销者,原本乙会先赊账卖货,卖出货之后再给甲结算,但是这样的周期可能会非常长,比如半年甚至一年,那么甲就可能没有资金购入新的原料进行生产,生产就会停滞。此时,乙可以开具一个债券给甲,甲拿着此债券去银行预先支取资金并给予银行以利息,当乙回笼资金后将资金直接还给银行。这样,通过银行的介入,就将资金有效的调配,使得生产端可以非常稳定的持续进行,无需中断
鲁迅在 1903年曾经翻译过一本《月界旅行》,其中提到在某次大战之后,枪炮会社的人担心以后炮术学会失传,无人研究,于是他们转而开始研究火箭,目标是探索月球。其中提到,需要有企业家、工程师、资本家的通力协作,非常显然,开创一个全新的产业领域,是需要许多资金的,这就需要有资本家“无中生有”,并且能够确保可持续发展
当然,以上仅为举例,是想说明资本家,金融家的原本内涵应该像管仲、计然、桑弘羊、王安石这样的人,他们通过制度设计,使得原本被闲置的资源可以被高效利用和流转,刺激生产,保障生产的连续性,解决使得生产会被停滞,被阻塞的堵点,使得一种新的产业、新的行业得以拥有资本的助力而发展。
非常显然,后来进一步发展到了无形资产、智力资本领域,比如品牌、著作权、发明专利也都可以成为一种资本,可以进行交易,使得创作者、发明者可以安心创作和发明智力成果,而由另外的人将他们的著作和发明推广和利用起来,产生价值,做到更好的分工
这些,显然都属于资本家、金融家应该要做的事情。
写此文,是为了正本清源,避免让人们误以为社会主义就不要资本,不要金融了,这样,恐怕也是中了它们的奸计。试想,如果人们不去研究资本和金融的规律和方法,怎么可能更高效的生产和发展呢? 只能永远被资本和金融所奴役
资本和金融,应该是为人民服务的,资本家和金融家尤其如是。
以后,只懂敛财,穷奢极欲的人,应该称为收集癖爱好者更好,尊重一点可以称为券商,财主即可,称为资本家和金融家真的是太抬举他们了,显然属于文明和文言文的堕落。
而我们则需要呼唤出现管仲、计然、桑弘羊、王安石这样天下为公的资本家和金融家,造福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