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未来三十年(2013-2053)
近几年,世界时局动乱纷呈,俄罗斯与乌克兰原本亲同手足却相互搏杀了三年多迟迟不能停火;加沙虽弹丸之地,其所遭遇的人道主义灾难却近两年未能解决;近期,短短两个月又接连忽然发生了印巴冲突,伊以冲突,外加自4月初美国发起的针对全球的关税战,马斯克与特朗普在短短半年的蜜月期之后也割袍断义,成立了美国党准备挽救美国….
许多人应该都会觉得应接不暇,不解这些变乱之中的要领,只能丢下一句“世界都是草台班子”聊以自慰
《周易.系辞下》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道德经》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要理解当下世界的变局,自然要先谈谈美国的“四十年周期”规律,从这个规律中,我们可以预测美国的未来三十年,以及世界的未来三十年
美国,无疑是对近代历史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是对近代世界历史篡改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也是发动国家机器从事篡改世界历史叙事、干预和影响世界意识形态方向的主要力量,比如最近美国裁撤的美国国际开发署 USAID ,其全球雇员超过万人,但这只是冰山一角。如果要了解大美宣,至少可以追溯到一战期间 1917年8月13日由美国总统威尔逊Woodrow Wilson所组建的公共信息委员会 Committee on Public Information 。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包括了国务卿罗伯特·兰辛 Robert Lansing、战争部长(牛顿·贝克 Newton D. Baker)和海军部长(约瑟夫斯·丹尼尔斯Josephus Daniels),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专门负责宣传的国家机构,而且可以看出 ,全部都是与军事和外交事务有关的最高负责人。被誉为现代传媒之父的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就在此机构中工作多年,并发表了开创现代传媒学的书籍《公共舆论》Public Opinion(1922)。另外一位是鲜有人知的爱德华·伯内斯 Edward Bernays,他是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外甥,即母系血缘分支,他名下也有一本传媒行业的名著《宣传学》 Propaganda(1928),这二位都是传媒行业殿堂级的人物,却最初都在此委员会中效力。
这个委员会只存在了两年时间,但是它的规模曾经拥有 37 个部门,并在 9 个外国设有专员办事处,其中包括新闻部和审查委员会,李普曼就在欧洲开展工作,而伯内斯则在拉美分部开展工作…此委员会 1917年3月开始筹划,1917年4月美国参战后七天就开张了,在一年半之后,1918年11月,德国签署了停战协定,CPI 也随之停止了工作,期间制造了大规模的,进攻性的,各个层面的,富有偏见的信息以影响大众舆论,一战期间的德国陆军元帅鲁登道夫曾把德国战败的原因之一归因为没有对敌方的舆论宣传做好防范,1917年德国的确也爆发了大量的罢工,影响了社会生产,以及士兵士气。1919年8月21日该委员会被威尔逊取消其建制,应该是完成了其主要的工作目标
这个公共信息委员会在美国国内的风评如何呢?
普利策奖得主、记者克里斯·赫奇斯(Chris Hedges)在其2010年出版的著作《自由阶级的死亡》(Death of the Liberal Class)中对该委员会进行了详尽的批评。他将公共信息委员会(CPI)的工作描述为“一场以新闻报道为幌子的、无休止的舆论操纵运动”,包括捏造德国的暴行和战争罪行; 公共信息委员会(CPI)向报纸散布过这样的消息:护送第一步兵师前往欧洲的舰艇击沉了几艘德国潜艇。但当记者在英国采访舰上的军官时,这则消息被证明是虚假的;《纽约时报》曾称公共信息委员会为“公共虚假信息委员会”;1918年初,公共信息委员会宣布“第一批美国制造的战斗机今天正在飞往法国前线”,但有报纸调查,随附的图片是伪造的,而且还在进行测试,并未投产
这些是不是似曾相识? 是不是和美国国际开发署非常相似?
这样的组织,艾森豪威尔在 1953年也设立过一个,名字叫 USIA,它受 NFC 管理,后来在肯尼迪时期与 CIA 紧密协作,在当时每年预算就高达 10 亿美金,雇员10000人,拥有遍布世界的 200 多个办公室,主要是通过广播和电视频道向世界散播各种新闻,并在世界建立了众多的免费图书馆,它于 1999 年被关闭,而美国国际开发署比它晚成立 8 年(1961年)。有意思的是,有一个收藏过所谓阿拉伯版本《几何原本》的一个位于爱尔兰都柏林的图书馆 Chester Beatty Library 就创建于 1953 年,其关闭时间也是 1999年,与 USIA 的时间完美一致,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许多世界历史文物的造假,恐怕也有来自 USIA 的资金支持,就像许多 NGO 组织得益于 USAID 的资金支持一样。
在铺垫了这些之后,我们应该明白,美国所擅长的就是宣传,即在人们的思维和认知中注入他们所希望的意识形态和观念。非常显然,这种方式就是宗教祭司和教宗阶层的传家本领,他们创立并控制着教派,负责解读教义,控制着教众们的思想与生活方式,教众们就像被圈养的两脚羊一样,失去了自主思考和探求真理的自由,完全沦为无明状态下的动物而不自知。
美国及其盟友们给人们塑造的是一个楚门的世界
那么历史的真相会是怎样的?
如果我们仔细回溯近代的美国历史,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即美国存在一个「四十年周期」的规律,即每 40 年时间,美国都会有“忽然”出现一种显著增强的意识形态,它由弱变强,由少变多,最后走向衰落,被另一种“忽然”出现的意识形态所替代。我们总计观察到 5 次这样的周期,从 1850 年代开始已经完成了 4 个完整的周期 ,现在正处于第 5 次的初期阶段,我们按时间倒序罗列如下:
- 2013年左右开始的加速主义与黑暗启蒙运动
- 1973年左右开始的新自由主义
- 1933年左右开始的罗斯福新政 - 凯恩斯主义
- 1893年左右开始的马汉海权论
- 1853年左右开始的基督教及福音教派
每一个阶段,都有着一个主导的意识形态,及与其相对应的经济形态,接下来,我们将同样按倒序方式浮光掠影的概述以上几个周期,并在最后尝试预测世界未来的三十年
加速主义与黑暗启蒙运动 (2013 - 2053)
2007年,化名为“孟夫子霉菌”(Mencius Moldbug)(请注意,使用孟夫子为笔名)的一位所谓美国软件工程师柯蒂斯·雅文(Curtis Guy Yarvin)(1973 - )最早提出了「黑暗启蒙运动」Dark Enlightenment 的概念,它也被称为新反动主义运动 Neo-reactionary movement,其核心思想是反民主,反平等主义的反动政治理论,该意识形态反对政治自由和启蒙发展、反对自由民主制,倾向于传统社会建构主义及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等高度等级化的政治结构。
柯蒂斯.雅文的祖父母是犹太裔美国人(请注意,是犹太裔),在 1990 年代,他被田纳西大学自由意志主义法学教授格伦·雷诺兹引荐给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和穆瑞·罗斯巴德等作家(请注意,Wikipedia中称这二位是作家 writers ,而不是学者),后二者是现在所谓著名的奥派经济学者。
柯蒂斯.雅文在 2007 年至 2014 年撰写的博客《无条件保留》(Unqualified Reservations)以及后来于 2020 年创办的时事通讯《灰镜》(Gray Mirror)中,他认为美国民主是一场失败的实验(请注意,他用的词是 Experiment,实验),应该被一个负责任的君主制所取代,类似于公司的治理结构。他“认为自由主义正在创造一个类似黑客帝国的极权主义体系,并希望用一种技术君主制取代美国民主”。他为奴隶制辩护,并认为某些种族可能比其他种族更自然地倾向于奴役。他认为白人天生智商高于黑人,并反对美国的民权计划。
柯蒂斯.雅文认为,美国真正的政治权力掌握在他所谓的“大教堂”手中,这是一个由大学和主流媒体组成的非正式混合体,它们合谋左右公众舆论。据他所说,一个所谓的“婆罗门”社会阶层(指印度种姓制度中的婆罗门阶层)主导着美国社会,向民众宣扬进步价值观。他认为“大教堂”的进步意识形态传递给普通民众并被其内化,就像宗教权威和机构向狂热信徒灌输宗教教条一样。他声称,“大教堂”正在侵蚀社会秩序。他主张美国“君主”在其统治的头几个月内就解散精英学术机构和媒体机构。他借用计算机的隐喻,认为社会需要的是“硬重置”或“重启”,而不是一系列渐进的政治改革。在他看来,新反动主义的追随者应该设计“新的退出架构”,而不是参与无效的政治激进主义。他主张一种重商主义的“新重商主义”哲学。在他看来,民主政府效率低下且浪费,应该被主权股份公司所取代,这些公司的“股东”(大股东)选举一位拥有绝对权力的高管,但高管必须听命于他们。不受自由民主程序束缚的高管可以像一位首席执行官兼君主一样高效统治。他钦佩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务实且以市场为导向的威权主义,并认为新加坡是成功威权政体的典范。他描述了他认为公认的“二战神话”中存在的缺陷,并暗指阿道夫·希特勒的入侵是出于自卫。他认为,这些差异是由美国“执政的共产党人”推动的,他们发明了政治正确,将其作为“迫害种族主义者和法西斯主义者的极其复杂的机制”。
柯蒂斯.雅文在 2025 年 1 月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有历史先例支持他的观点,并声称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在他的首次就职演说中“本质上是在说,嘿,国会,给我绝对权力,否则我无论如何都要拿走。那么,罗斯福真的掌握了这种权力吗?是的,他做到了”。《纽约时报》的大卫·马尔凯塞(David Marchese)称雅文是“右翼媒体圈的常客”,并列举了他曾出现在塔克·卡尔森(Tucker Carlson)和查理·柯克(Charlie Kirk)等政治评论员的节目中。他还描述了雅文与特朗普第二届政府官员的关系,其中包括政策规划主任迈克尔·安东(Michael Anton)
2010年7月,加图研究所兼职学者阿诺德·克林创造“新反动主义”一词概述雅文及其追随者的学说。
2013年,尼克·兰德 Nick Land (1962 - )发表的《黑暗启蒙运动》(The Dark Enlightenment)成为新反动主义运动的纲领,他认为加速主义者应当支持川普等社会运动以达成加速。尼克.兰德1987年在华威大学和萨迪·普兰特(Sadie Plant)共同创立了控制论文化研究部门(CCRU),这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小组,哲学家格雷厄姆·哈曼(Graham Harman)将其描述为“一群多元化的思想家,他们通过将各种各样的来源结合在一起来试验概念生产:未来主义、技术科学、哲学、神秘主义、命理学、复杂性理论和科幻小说等”。尼克.兰德将神秘学、控制论、科幻小说和后结构主义哲学的思想编织在一起,试图描述技术资本主义加速的现象(请注意,他们所研究的概念显然远远超越了工程控制论的范畴)。 在华威大学期间,尼克.兰德还参加了一系列网络文化会议“虚拟未来”,Virtual Futures 96 被宣传为“反学科活动”和“后人文学科的会议”。他还创造了“超信”一词,据称是“迷信”和“亢奋”的合成词,用来描述“将虚构转化为真理”的东西。 根据他的说法,超信是一些想法,通过它们作为想法的存在,带来了它们自己的现实(请注意,这非常像是“现实扭曲力场”)。据记者迪伦·马修斯(Dylan Matthews)报道,兰德认为民主限制了问责制和自由。 Shuja Haider 指出,“他阐述其原则的一系列文章已成为 新反动主义经典的基础”。他的作品各种程度地讨论了科学种族主义和优生学的主题,或者他简单地称之为“超级种族主义”。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列加速主义和黑暗启蒙运动的主要人物及其主张?
因为美国当下正在贯彻和推进这种意识形态,未来世界势必将会被这种意识形态所影响
彼得·泰尔 (Peter Thiel) 是柯蒂斯.雅文的初创公司 Tlon 的投资者,并于 2011 年向 Tlon 的联合创始人约翰·伯纳姆 (John Burnham) 捐赠了 10 万美元。2016 年,柯蒂斯.雅文私下向米洛·雅诺普洛斯 (Milo Yiannopoulos) 声称,他一直在“指导泰尔”,并且曾在泰尔家观看了 2016 年美国总统大选。柯蒂斯.雅文在其著作中提到了蒂尔2009年的一篇文章,蒂尔在文中宣称:“我不再相信自由与民主可以兼容……自1920年以来,福利受益者的大幅增加和女性选举权的扩大——这两个群体对自由意志主义者来说是出了名的艰难——使得‘资本主义民主’的概念变成了一个矛盾的说法”。在尼克·兰德 2013年发表的《黑暗启蒙运动》中也明确提到了彼得·泰尔。彼得·泰尔的确是科技新贵中及其罕见的有着自己一套政治哲学的人,不过他的思想存在着很大的混乱和难以自洽,在最近一次关于未来的访谈中,他甚至引用基督教福音来为自己的思想辩护,但是显然非常的蹩脚,使得主持人不得不草草结束,这表明这套哲学显然不是他自己的
风险投资家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是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非正式顾问,他也对雅文的想法表示赞同。政治策略师史蒂夫·班农(Steve Bannon)也读过他的作品,并对其表示赞赏。投资者巴拉吉·斯里尼瓦桑也赞同雅文关于科技企业官僚主义的观点。他在2013年的一次演讲中倡导一个“由硅谷运营的社会……一个最终在美国之外、由科技运营的、可选择加入的社会”
美国现任副总统万斯 JD Vance曾表示自己受到了Yarvin的影响,并在2021年表示:“有个叫Curtis Yarvin的家伙写过这些东西”,其中包括2012年写的《让所有政府雇员退休》(RAGE)。Vance表示,如果特朗普再次当选总统,“我认为特朗普应该做的,如果我给他一个建议:解雇行政国家里的每一位中层官僚、每一位公务员,用我们的人民取而代之。当法院阻止你时,站在全国人民面前说:首席大法官已经做出了裁决。现在让他执行吧”
众所周知,彼得·泰尔为首的 PayPal 帮实际上对硅谷的影响极大,包括 Elon Musk,Marc Andreessen 均是其中成员,而且万斯也是彼得·泰尔培养和扶植起来的,而彼得·泰尔从特朗普第一届选举开始就一直在支持他,在第二届特朗普的政府内阁中,有不少人也与彼得·泰尔有密切关系。更为有趣的是,万斯的妻子是印度裔,应该是印度婆罗门阶层
当然,柯蒂斯.雅文和尼克·兰德的许多文章应该都是翻译和篡改自中国元末时期的古籍,如果你去阅读文章原文,就会发现有许多和现有历史叙事并不一致之处,以上文中已经点出了部分信息,这个问题我们暂时按下不表。
如果我们梳理历史,会发现,其实加速主义从奥巴马时期就开始了。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原本是可以避免的,2007年就已经有人发现并告警过,而次贷危机发生之后,导致此危机产生的始作俑者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并没有受到应该的惩罚,反而美联储由此推出了所谓“量化宽松”政策。是的,现在在金融界听来了高大上的量化宽松,前瞻指引,其实是始于 2008年之后,是伯南克任内设计出来的,2008次贷危机时,量化宽松的规模不过 7000 亿美金,而现在,则已经达到了超过 9万亿美元的规模。而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原本是受害者的大量的美国中产阶级陷入破产境地,流离失所,这些经过良好教育,原本有着丰富经验和技能的人才沦为了睡帐篷的人。美国制造业加速空心化,实际上也是从 2008年之后,开始出现了移动互联网的投资热潮,A26Z,Y Contination 等著名创投和孵化器涌现出来。2008年,也是比特币论文发表的时间,由此揭开了加密货币,金融创新,ICO 等一年暴富,三年上市的造富神话,历经 10 年而不衰,美国股指则大幅增长,比如纳斯达克指数就从 2009年的低点 1299 点成长到现在的 20600 点,成长了 15 倍。在这样的社会思潮下,耐心做制造业的自然越来越少,追求可以快速规模化,快速获得财富自由的人自然越多,制造业能获得的投资自然降低了。
于此同时,美国大学的学费不断增长,实际上增加了美国国内大学生的负担,大学生也必然会追求日后会有高薪的职业,即只能在律师、医生、金融、软件四个行业中挑选;而且美国许多城市的治安也开始每况愈下,纵容吸毒,甚至立法承认 LGBT,性少数群体的权利,将整个社会陷入分裂;在奥斯卡电影奖项中,也越来越多的出现的是小偷家族,鱿鱼游戏,小丑等病态报复社会,却塑造成让社会大众同情他们的题材电影
这些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财政恶化、社会机理的恶化,实际上都是符合加速主义纲领的。所以,其实美国共和党、民主党两党都是在贯彻同一种意识形态的转变,并没有不同。而柯蒂斯.雅文本人为何也是民主党的支持者,也就容易理解了。
美国的这些变化,也在向世界其他国家输出,比如中国也在 2008年提供了 4万亿人民币的量化宽松,并且在2012年左右开始了移动互联网元年的征程,许多美元基金进入中国,成立了许多 VIE 架构的创业公司, 2014 年也开始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开始放开政策,允许互联网金融创新,P2P,加密货币等等层出不穷,但是也都不过三五年就一地鸡毛,纷纷卷款跑路,许多中国的中产阶级的资产也被席卷一空… 2010年,也开始了阿拉伯之春,颜色革命在世界范围中四处爆发,LGBT 在许多国家通过立法承认,甚至体育赛事中,军事机构中都开始需要优先照顾 LGBT,性少数群体,少数族裔等等,原本的少数群体变成了特权群体,加剧了整个世界的社会分裂和群体认同的分裂。而奥巴马任上爆发的叙利亚战争, ISIS危机,利比亚事件,以及拜登任上爆发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实际上都是加速主义的一部分,加速世界经济和政治局势朝向瓦解的方向进行。而特朗普此届伊始就发动了面向全球各国的关税战,以及要求北约成员国及其他盟友的军费需要增加 5%,自然也是符合加速主义的,而且很可能日后会爆发更大规模的战争…
新自由主义 - 金融资本主义(1973 - 2013)
在此之前,世界是被新自由主义所笼罩的。
新自由主义,原本是一种经济学流派,后来演化为了一种意识形态。其核心在于推崇小政府,减少市场监管,推行自由的资金融通,强调金融市场在储蓄配置方面上的有效作用,并且主张在社会的各方面推动金融化、减弱甚至撤销对于金融机构的监管措施和实施有利于金融机构的发展的政策等等。
新自由主义最早出现,实际应该追溯到 1972 年一本犹太知识分子核心期刊《评论》Commentary 将新自由主义定位刊物主要意识形态开始的。Commentary 于1945年由美国犹太人委员会创办,该杂志发展成为二战后犹太事务领域的领军期刊。该期刊致力于构建新的美国犹太人身份,同时探讨大屠杀、以色列建国和冷战等事件,除了报道文化问题外,《评论》还为反斯大林主义左翼人士提供了发声渠道。
1973年前后,还发生过一些对日后世界经济和政治影响巨大的事件:
- 1961 年 - 1975年,美国在越南战争中挫败,并且国内发生了反越战运动,非裔美国人平权运动
- 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首次颁奖,从此经济学理论开始成为影响世界意识形态和评判国家制度的一种方式
-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 Richard Nixon(1913-1994)宣布美元贬值和美元停兑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由此美元相对黄金进入贬值通道,原本 1 盎司黄金 35 美元,已经贬值到现在的 1盎司黄金 3350 美元,40年贬值了近 100 倍
- 1971年,大法官 Lewis F. Powell(1907-1998)写了一则备忘录,允许企业游说和影响政府决策,由此改变了美国政治走向…各种智库 Think Tank、游说网络开始井喷式发展,.. Hedrick Smith 称之为 Hidden Beginning of Power ShIft
- 1972年2月21日-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由此改变了美苏之间的地缘政治格局
- 1973年,Fischer Black 和 Myron Scholes 发表了一篇对量化交易影响巨大的论文 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被称为 Black-Scholes 模型
之后,美国发生了大滞涨,从 1973 - 1982 年长达十年时间,最后由保罗.沃尔克 Paul Volcker(1927-2019)使用极高的利率得以“驯服”。之后,就开启了里根经济学,美国大规模减税,1985年也通过广场协议“驯服”了德国和日本货币,强制它们升值,美国货开始大规模输出,开始缔造世贸组织 WTO(1995年),并开始了“世界是平的”叙事(1999年),美国资本在全球配置供应链,以获得最佳的资本收益,量化交易,对冲基金也开始涌现,这两种模式也成为 1990年代以来最为主要的投资模式
罗斯福新政 - 凯恩斯主义(1933 - 1973)
在新自由主义成为主流思潮之前,影响美国和世界最大的是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1983-1946)最为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于 1936 年,而他对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1982-1945)新政有过很大的影响。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凯恩斯就密切关心美国的各种措施。在美国总统大选中,他注意到罗斯福和民主党一再强调平衡预算,便在1933年5月号的《大西洋》杂志发表了“世界经济展望”一文,认为紧缩与节约是“蠢人与疯子的言论”。为了影响美国人,凯恩斯还把他的《通向繁荣之路》一书送给即将上台的罗斯福。《通向繁荣之路》是他后来出版的巨著《货币、利息与就业通论》的“通俗版”。在该书中,凯恩斯用乘数理论来论证政府借款支出的经济意义:在一个萧条的经济前景低迷的年代,面对遥不可测的需求,很难想象私人部门会主动进行投资,而政府支出则可以创造这宝贵的需求。
1933年6月,伦敦国际经济大会举行,大会的初衷是恢复国际金本位制。凯恩斯对此持反对意见,因为他认为金本位制会阻碍各国实行货币宽松,进而限制政府大规模投资公共工程。罗斯福本人也反对金本位制,他在当年7月直接打电报给大会,反对恢复金本位。一时间各国代表和舆论界哗然,认为罗斯福破坏了会议的初衷。凯恩斯乐见此种结果。他在《每日邮报》上发表题为《罗斯福总统非常正确》一文,大力支持罗斯福。在罗斯福入主白宫 6 个月后,美国经济复苏并未见起色。凯恩斯认为,这是由于没有增加新的借款支出。为此,1933年年底,凯恩斯专门给罗斯福写了一封长信,建议他依靠借款或印钞来扩大支出,刺激总需求。《纽约时报》在1933年12月31日还发表了这封长信。
1934年5月28日,凯恩斯走进白宫,第一次和罗斯福面对面会谈。在 58 分钟的会谈中,凯恩斯给罗斯福摆出一大堆统计图表,向罗斯福宣讲他的“赤字财政理论”。随后,罗斯福安排凯恩斯发表了一场演讲,台下的听众主要是总统的内阁成员。他的演讲比与总统会谈时通俗易懂得多,他告诉内阁成员们,政府若支出一美元用于援助、公共工程或任何其他事情,就会创造四美元价值的国民收入。这无疑打动了台下的听众们,也最终让罗斯福政府加大财政赤字。
1933年4月5日,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颁布了6102号行政命令,即黄金禁令,要求所有美国公民都必须在1933年5月1日前,将其价值超过100美元的金币等黄金物品上交给美联储。 美联储则以每盎司黄金20.67美元支付给他们,此价格远低于当时的市场价格,即相当于以国家的名义抢劫了民众的财富。值得注意的是,国民党在 1948年8月19日至1949年7月3日之间也发行了金圆券,并且要求人们上交黄金,同样洗劫了民众的财富,使得中国大陆一贫如洗。
罗斯福执政期间,还施行过计划经济政策。约翰·加尔布雷斯 John Kenneth Galbraith(1908-2006)于1941年至1943年担任美国战时价格管理局(Office of Price Administration, OPA)的副行政官。他在此期间的工作被他视为职业生涯的重大成就,因为他成功保持了战时价格的稳定,按他的回忆录记录,美国战时价格管理局的职员有 7000 人之多。而在其经济学专著《富裕的社会》The affluent Society(1958)中,他认为美国社会由计划体系和市场体系两部分构成,计划体系由 1000 家大公司组成,权力掌握在技术和管理人员手中,控制着市场和价格,从而也控制着市场体系。市场体系则由1200万小企业、农场、个体经营者组成,完全听任市场支配。由于计划体系占统治和支配地位,美国这种丰裕社会存在各种收入分配不平等、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失调、通货膨胀与失业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进行制度改革,通过国家力量使两种体系的权力与收入平等化,他称实现两种体系平等化的社会为新社会主义。
1944年,时任美国副总统的华莱士访问中国,当时报纸曾报道“(华莱士)研究中国历史,对于吾国王安石之农政,备至推崇,迭次言论中皆有向往之词”;在与中方接待人员谈话时,华莱士“亦询及我宋代政治家王安石之有关各节,华氏誉王安石为中国上推行‘新政’之第一人;发表演讲时,华莱士又说,“彼(即王安石)于一○六八年在重大困难之下,所遭遇之问题与罗斯福总统在一九三三年所遭遇之问题,虽时代悬殊,几乎完全相同,而其所采方法,亦非常相似”。华莱士自述:“我任农业部长后,不久就请求国会在美立法中加入中国农政的古法,即常平仓的办法。这个常平仓的名字,我是得自陈焕章所著的《孔子与其学派的经济原则》” 。陈焕章,曾经在「儒教的底色」中介绍过,他在1911年的哥伦比亚大学写的博士毕业论文后来以《孔门理财学》为名出版,其中就介绍过王安石变法的内容。陈焕章毕业之后就归国,开始致力于建立孔教,并把它推崇为国教,他也是康有为的得意门生。
罗斯福新政期间,华莱士参考常平仓制度、王安石“青苗法”与“市易法”,制订了一系列农业新政,包括:
- 农业部成立“商品信贷公司”,向农场主、农民提供以农产品为抵押的贷款;
- 设立“联邦剩余商品救济公司”,通过收购过剩农产品再分发给城市贫民的方式稳定农产品市场价;
- 联邦剩余商品救济公司还具有常平仓的功能,在丰年收购、储藏五种农产品(玉米、小麦、稻谷、棉花与烟草),以备灾荒,歉年则抛售储备的农产品;
- 当“常平仓”的储备过剩时,国家对农产品销售实施配额制
由此可见,罗斯福新政其实就是国家干预经济时期,于此同时,世界上其他地方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
-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沈阳市附近发动的军事行动,开始武装占领中国东北全境,在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实际开始于 1931 年的抗日战争
- 1933 年1月30日,希特勒也在德国就任德国总理,由此开始了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历史,纳粹党走上历史舞台
在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的美国珍珠港基地遭到日本“偷袭”之前,美国一直都在为德国和日本供应石油、橡胶等战略物资,如果从1931年开始计算至1945年截止,总计 14 年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美国支持德国和日本总计10年,占总时间的 71.4%。自1942年开始,美国开始转变阵营,为英国、苏联、中国提供战略物资的支援,不过是采用租借法案,即援助的物资是需要折算为债务,日后需要偿还。英国就为此置换了许多海外的殖民地和军港给美国,并且英国最后一笔租借法案的款项是在 2006年还清。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夏威夷成为美国的一个州,其实是在 1959年8月21日,即在此之前,夏威夷并非隶属美国
美联储开始真正工作运转也是从 1934年Marriner S. Eccles(1890-1977) 就任美联储主席开始,一开始是从属于财政部政策,从 1951年 William Martin(1906-1998)担任美联储主席开始。而凯恩斯主义开始退却,则要等到 1963年,弗里德曼与施瓦茨两人合作发表《美国货币史》,认为造成美国本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原因,与凯恩斯所提出的恰恰相反,并非是美国私有化经济所造成的,而是美国政府过于干预经济运行规律的过错。由此,开始逐渐扭转意识形态和经济模式
在此期间,科学发展也被提到空前的地位。罗斯福主政期间,有大量的德国科学家从德国移民到美国,二战后,美国也施行了许多大科学项目,建立了许多国家科学实验室,并建立了兰德公司、DAPAR、NSF 等民间、军方、政府三种类型的科研机构,计算机、激光、芯片、互联网、导弹、喷气式飞机、核动力航母和潜艇、超音速协和客机等等都是在此时“出现”的。而探空火箭、卫星、向水星、金星、月球发射探测器,以及载人登月等等也都是在 1973 年之前就都完成了的。在这 40 年时间中,可能是西方科技发展最为迅猛的时间,最经典的科幻小说也基本都在此期间“发表”,包括《银河帝国》(1950)、《沙丘》(1965)、《光明王》(1967)、《2001太空漫游》(1968)、《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1968)、《银河系漫游指南》(1978)等等,即使彼得.蒂尔 Peter Thiel 也认为美国应该回到 1970年代之前的年代,因为他认为 80 年代开始,美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就停滞了
马汉海权论 (1893 - 1933)
1890年,马汉首次“提出”了海权论,其核心思想就是一个国家如果想要强大,就必须拥有并运用强大的海军,控制海洋,并以此来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利益。而控制海洋的关键,在于控制海上贸易的关键通道。
由此,美国开始了海外版图扩张,比如 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战争,通过人为制造了缅因号事件,向西班牙发难,控制了古巴。缅因号事件也值得在此列出:1898年1月缅因号由美国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驶往到古巴哈瓦那,三个星期后的2月15日下午9时40分,停在哈瓦那港的缅因号发生爆炸。爆炸的威力巨大,几乎炸掉的前侧三分之一的船体,其余的残骸迅速沉入海面,造成 266人死亡,其中绝大多数为士兵,爆炸时全舰军官几乎都在岸上,只有两名低级别军官在舰上。美国指控缅因号的爆炸是西班牙一手策划的结果,3月27日,美国驻西班牙公使提出要求西班牙在古巴停火和取消集中营法等条件。西班牙为了避免对美作战,于4月9日宣布休战。但美国国会发布决议:宣布古巴拥有独立权,要求西班牙从古巴撤出,授权总统使用武力,并宣告美国无意兼并古巴。4月22日,美国海军封锁古巴港口。4月24日,西班牙向美国宣战,次日,美国亦向西班牙宣战。 1911年美国工程兵团建造围堰,抽干水体,首次全面检查残骸。 调查委员会依然认为爆炸由外部力量(如水雷)引发,但也承认弹药库内的黑火药爆炸是直接原因。1974年海军上将里科弗(Rickover)组织专家重新分析,结论为:没有技术证据支持外部爆炸说,最可能是煤舱自燃引发弹药库爆炸,但无法完全排除其他内部原因。 1976年后,学界主流观点转向“内部事故说”
从缅因号事件,是否可以看到与1931年日本入侵东北、1990年美国入侵伊拉克有相似之处呢?
美国控制菲律宾也是在1898年,其前后始末简要介绍于此:1898年4月19日,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向西班牙发出最后通牒。虽然西班牙没有获得其他欧洲国家的外交支持,但是仍然向美国宣战,美国随后于4月25日向西班牙宣战。当时担任美国海军部助理部长的西奥多·罗斯福命令海军准将乔治·杜威指挥美国海军亚洲分舰队。美国海军亚洲分舰队于4月27日启程前往菲律宾,并于4月30日晚间抵达马尼拉湾。并与西班牙舰队于1898年5月1日发生马尼拉湾战役,美军在数小时内取得胜利。1898年8月12日,美国和西班牙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签署了停战协定。该停战协定的全文直到11月5日才公开,但第三条写道:“美国将占领和控制马尼拉的城市、海湾和港口,等待和平条约的缔结,这应决定菲律宾的控制权。”。8月13日,在“不知道”美国与西班牙签署停战协定的情况下,美军通过夺取西班牙军队在马尼拉的阵地发动了马尼拉战役,成功占领马尼拉。1898年8月14日,即占领马尼拉两天后,美国在菲律宾建立美国菲律宾群岛军政府,由韦斯利·梅里特将军担任军事总督。在美国菲律宾群岛军政府的军事统治期间,美国军事指挥官在美国总统的授权下作为美国武装部队总司令统治菲律宾。1898年12月西班牙与美国签署巴黎条约,正式结束了美西战争。它的条款包括将菲律宾群岛割让给美国,为此将支付2000万美元作为补偿。1898年12月21日,威廉·麦金莱总统宣布对菲律宾实行仁慈同化政策。菲律宾于1899年1月4日宣布了这一消息。根据这项政策,菲律宾将置于美国的主权之下,美国军队奉命宣布自己是菲律宾的朋友而不是侵略者。
1903年,美国也策划了一起让巴拿马从哥伦比亚独立的事件,由此控制了巴拿马运河。其始末也简要介绍于此:1903年1月22日,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和当时统治巴拿马地区的哥伦比亚代办托马斯·艾兰签署了《海-艾兰条约》,美国以一千万美元外加额外的分期付款的价格,获得了可永续更新的巴拿马运河沿线地区租借权。1903年3月14日,美国参议院批准了条约,但哥伦比亚参议院不批准此条约。于是时任新巴拿马运河公司的法国经理费利佩-让·比诺.瓦里拉告诉西奥多·罗斯福和海约翰,一批巴拿马反叛者正在谋划从哥伦比亚独立,希望美国能以军事力量和资金支持这批反叛者。于是罗斯福改变了策略,派人接触争取脱离哥伦比亚独立的巴拿马反政府武装,答应帮助他们取得独立。1903年11月2日,美国军舰封锁了哥伦比亚军队可能前往镇压巴拿马暴动的航线。11月3日巴拿马宣布独立并很快获美国承认。11月6日,比诺·瓦里拉作为巴拿马驻美国大使在《美巴条约》上签字,给予美国建设巴拿马运河和无限期管辖巴拿马运河区和其防御设施的权利。然而,许多巴拿马人视这一条约为对新生国家主权的侵犯并予以责难
之后发生了美国第三次占领古巴:1916年11月,古巴总统马里奥·加西亚·梅诺卡尔再次当选,左翼反对党质疑他操控选举。很快争议升级,前总统何塞·米格尔·戈麦斯率领部队发动武装暴动。然而,由于左翼势力集中在古巴东部,并不足以推翻政府,国家陷入内战。2月12日,美国应当地富裕的甘蔗种植园主的保护要求,派遣炮舰USS Paducah (PG-18)及海军陆战队登陆古巴,直接干预该国内政,确保蔗糖生产没有中断。
1917年,美国开始介入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过程已经在文章开头介绍过,美国成立了一个公共信息委员会 CPI 开始在全球大规模宣传 。由于介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也得以参加并主导了战后协议,分割了德国,并让德国承担大量负债,其中许多负债也是由美国银行提供的,获取了不菲的利益。
在这四十年时间中,中国则遭遇了许多奇葩的事情:
- 1894年爆发了甲午海战,中国由此承担了巨额的战争赔款,导致中国国内的金融体系崩溃,工业体系崩溃。在 1890年,中国所拥有的钱庄数量就超过 1 万家,这还不包括票号,钱庄类似早期的储蓄和投资银行,而同期的美国则只有 2000 家银行
- 1900年,中国再次蒙受辛丑条约的超级巨额赔偿,4.5亿万两白银,相当于清朝当时 8000多万白银的 GDP 的 5倍多,这种赔偿放在今天,都会是耸人听闻的,而这些资金后来又成为西方借贷给中国的资金,本金是中国的,利息也是中国出,可谓无本万利了
- 1911年,辛亥革命。在辛亥革命之前,1905年,清朝还派赵尔丰( 1845 - 1911 )瓦解了英国企图策划西藏独立的图谋,而在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版图就开始全面崩溃,包括东北就成立了满洲国,外蒙古则没有保住。
- 1908年,伍廷芳,康有为,梁启超,陈焕章开始创立孔教,推行将孔教立为国教,如果儒教本身就是中国2000年的传统,为何此时要特别建立孔教,并推崇为国教呢?
- 1908年,孔子第76代孙孔令贻把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画像也敲锣打鼓进请进孔府,供奉起来。
- 1918年,胡适率先提出抛弃文言文,使用白话文。我们知道,这个措施显然是要把中国人与古人的智慧相隔离,能够直接阅读文言文的中国人的确越来越少了;
美联储,也是在此期间成立的。1913依据美国国会通过的《联邦储备法案》而创设,以避免再度发生类似1907年的银行危机。美联储实际上是由私人银行构成,包括联邦储备委员会、12 家联邦储备银行和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按「孔门理财学」(1911)里描述的王安石变法,美联储其实明显仿照了当时的「常平市易司」:
- 它是由行会商人组成的,并非国家成立,需要他们自己出资,并且需要互保;
- 它的任务就是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当有人向它卖货时,应该会有一种竞价策略,多人竞价,然后它择优购买,在「证券买卖秘术」(1922)中就记录过一种以最低价购买所有人的商品的方法,这种方法其实就和现在美联储的 ONRRP 一模一样,只是后者多一个回购要求,而 ONRRP 其实是 2013 年之后美联储才开始设立的工具;
- 人们还可以用货物抵押向它借款。 美联储提供的一些票据流动性互换便利工具就等价于这种方式,其中许多都是直接提供资金的。而中国是 2019 年才开始提供 CBS.为市场提供票据流动性便利的
基督教及福音教派 (1853-1893)
从 1893 年再向前推 40 年,就到了 1853年,这期间,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即太平天国运动。我们知道,洪秀全创建的是「拜上帝会」,按现在的历史叙事,洪秀全的拜上帝会就是基督教,但是如果你阅读一下洪秀全的著作「原道救世歌」「原道觉世训」「原道醒世训」,就会发现其中的「上帝」其实就是「昊天上帝」,并不是西方篡改之后的人形化的偶像上帝。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本源其实源自中国古人在隋唐时期,甚至更早至东汉时期试图将人们从原始偶像佛教的迷信中解放出来的尝试,我们将会在以后的文章中详细介绍,在此暂时按下不表。但是我们可以确认,西方的基督教实际是出现在 1853 年前后的,并由此开始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在中国和西方同时传播。
1848年3月8日,中国发生了历史上第一桩教案,青浦教案。其涉事的基督教新伦敦教会的传教士,包括慕维廉 William Muirhead (1822-1900),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1796-1857),雒魏林Wilhelm ‘Billy’ Lockhart(1811-1896)等人。慕维廉出版了许多书籍,包括「天理十三条」「绝弃偶像劝世文」「天教超儒论」「论天堂论地狱」,仅从这些书名就可以判断肯定是古籍原本,他还是墨海书馆的创始人,我们之前的文章考察了许多清末时期翻译的书籍,包括几何原本后9卷,最初都是墨海书馆准备出版的。麦都思也很有意思,他先是去新加坡出版了许多中文期刊和书籍,有 30 多种,然后1843年乔装打扮去江浙一带“调查”养蚕,制茶,栽培技术。如果是正常的调查需要乔装打扮么?而且其实早在 1834 年德国传教士郭实腊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1803-1851)就已经“考察“过一次了,并把中国茶叶种子和植株带到了印度种植,应该是技术掌握的不太好,又派 传教士再次刺探… 所以,其实那时的传教士就是间谍,和后来的 CIA 属于两块牌子但是同一个任务 mission 了。另外还值得注意的是,麦都思那时在新加坡印书用的方法是雕版和石印,而没有把所谓先进的铅活字带来,实际应该是那时西方也还没掌握活字印刷,还不会。雒魏林则在 1840 年就加入管理过一个医院,这说明很可能清朝时期其实是有类似公立医院的
从 1848 - 1900年发生的教案,总计 400多起,可见此时期的确是基督教及福音教派为主要意识形态。在此期间,1888年,在美国本土也发生了排华事件,没收和侵吞了华人在北美和加勒比海地区的大量资本和资产。
世界未来三十年
我们回顾过去 200 年的时间,可以明显发现美国的历史可以按 40 年为一个周期划分为 5 个阶段,至于 1853年之前美国的历史是否还需要分析,本博认为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从现有这些周期,已经可以看出明显的一些规律,即每个周期开始的时候,就会出现一种新的意识形态理论,而这个新理论出现的时候,也正值上一种意识形态进入混乱,社会崩溃,发生过一次重大的经济危机、战争失利等情况,而随着这种意识形态开始成熟,美国就开始全面入侵外部,要么通过战争,要么通过意识形态,要么通过金融资本,更多是三种相互结合,比如通过战争赔款获得巨额资金,再通过长期借贷赚取高额利息,同时可能伴随着抄底外国资产,而且非常明显,这些意识形态都是源自中国古代某个朝代的内容,原本是中国古代 1000 年的历史,被压缩在了短短的 200 年,并且大量的被篡改,面目全非,支离破碎,原本为公天下的政策被篡改成为私牟利
现在,适逢第 5 个周期的开始阶段,非常明显,整个世界同样进入了美国试图让世界秩序加速崩溃,准备开始供给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已经出现了科技寡头、金融资本、媒体寡头三位一体的形势,并且已经开始控制美国的朝政,天主教的教宗也恰巧去世,更换了一位美国籍的新教宗。特朗普在第二届上任一开始,就对扩张领土,占据海外关键战略矿产,港口,北极航线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且也开始大规模减税,这些特征都非常符合一个新周期的起势
我们大可以判断,美国未来三十年,必然会快速产生以科技CEO,以管理企业的方式管理国家的模式,这显然需要一个能够统一行动的政党,排除各种杂音,高效率的推进其政策。可能在短期内会产生一次经济复苏甚至“强劲”的增长,以吸引世界的资本汇集到美国,同期,通过收购、协议等方式占据黄金、全球战略矿产、港口,然后让美元贬值,在消解债务负担的同时,让全球经济也崩溃,此时,就会开始抄底各国的关键民生资产,比如农业耕地、能源、交通运输、银行等。并且会加剧世界秩序的混乱,在中国周边不断的制造局部冲突,以诱引中国陷入战争,以阻碍中国的发展速度,同时会在中国想方设法的制造内乱和错误政策,让中国经济也崩溃,以廉价获得中国的资产,并且,美国必然会想方设法将新的意识形态灌输给中国,比如开始推崇一些科技CEO,盛赞他们的政治能力和治国的抱负,以让中国也效仿美国新的意识形态,走科技+金融+媒体三位一体寡头垄断的道路
简单列出一些预测,若干年年后再回头审视:
- 稳定币泡沫在 3 年内会疯狂发展,随后会破灭,此时将会洗劫数千亿美元的资产;
- 美元会开始持续贬值,在一次金融市场崩溃之后,美元资产将会缩水 70%以上;
- 美国华人资产会被洗劫,黄金资产在美国会被要求上交;
- 美联储会被改造,或者取缔,重新设立一个从属于美国财政部的美国央行;
- 3 年内,中国周边的各种冲突会不断加剧,欧洲、南亚、东亚会有人策划爆发一次较大规模的战争或者疫情,大规模的消减人口,这场战争可能会持续至少 5 年时间,战后,世界的主流叙事将会转向科技专制,美国及其盟友国家均会呈现一党独大的总形势;
- 10年内,许多潜伏在中国内部的暗桩开始涌现,他们会以科技新贵的面目出现,进入政治领域,开始篡改执政党理论和政策方向,不再为人民服务,而是为特权家族服务(实际上用儒家诠释马克思,已经发生有几年了,距离改造成“没有儒家,就没有新中国”的叙事还需要一点努力);
- 10 年内会发生一次大停电,停电之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会陷入混乱,比如无法通信、无法学习、无法购物、无法烹饪食物等等,停电之后,人们会发现很多网络资料被篡改了,或者许多不利于新势力的资料都丢失了
- 10年后,「1984」的真理部,「云图」第五个故事中的「统一部」应该会出现,开始监控和约束人们的行为,网络的信息将会被大规模篡改,和现在的网络资料将会有巨大差异;
- 10年后,人们开始接受人体基因改造,甚至开始在大脑中植入芯片,并引以为荣,以长寿、基因优良、更加智慧为名义
- 中国近期的科技突破,在 10年后大停电之后,也会被叙事为西方发明
未来三十年,世界形势究竟是否会按本文预测发展,这取决于人们的觉醒程度,取决于中国高层对美国本质的认识程度,以及中国人对儒家、美国、犹太、伊斯兰、回回教的认识究竟有多深刻。如果人们没有觉醒,依然陷入在人为编织的「楚门的世界」,那么美国这些图谋,本文的这些预测,显然会一一实现的
至于三十年之后,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也是可以预测的
那时,将会像明朝嘉靖时期一样,闭关锁国,统一教盛行,人们重新进入宗教的时代。可以说,这一但进入,再次苏醒就不知道何时了,因为再也没有什么新的古人资料可以唤醒人们,也没有新的令人惊叹的科技发展社会了,人类将重回动物世界,茹毛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