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暗藏的玄机

近日在细读康德的著作,他提到「宇宙应该要合其目的性」,我就在想,宇宙的目的性会是什么? 康德并未给出答案。但是有本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曾经回答过类似的终极问题,答案是 : 42.。这个数字在科幻界乃至科技界应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中国,与 42 这个数字有关的事物,最著名的应该就是《佛说四十二章经》了, 而巧合的是,《鹿鼎记》中就恰恰暗示 《四十二章经》 中藏有影响国运的秘密

《四十二章经》并非一部系统经书,它是由后世佛门弟子从传统佛典中抽选出来的四十二篇短文,主要由话句构成,与儒家经典《论语》相似,经中主要讨论有关修行生活的问题:善业-恶业、无常人生、爱欲苦痛等,篇幅长短不一,多的百余字,少的仅二十余字。

《鹿鼎记》第 25 回,白衣尼阿九在得到一部正黄旗的《四十二章经》后,发现「经文甚短,每一章只寥寥数行,只是字体极大,每一章才占了一页二页不等」,「书的内文不过书页,上下封皮却比内文还厚」,「清水浸湿封皮,轻轻揭开,只见里面包着两层羊皮,四边密密以丝线缝合,拆开丝线,两层羊皮之间藏着百余片剪碎的极薄羊皮」,「每一片有大有小,有方有圆,或为三角,或作菱形,皮上绘有许多弯弯曲曲的朱线,另用黑墨写着满洲文字,只是图文都已剪破,残缺不全,百余片碎皮各不相接,难以拼凑」

第 15 回,韦小宝从宫女陶红英口中第一次听到经书的秘密「经书共分八部,满洲八旗,黄白红蓝,正四旗、镶四旗,每位旗主手里各有一部。当年清军入关时,并没想到能得到大明江山。他们只盼能长远占住关外之地,便已心满意足,因此进关之后,八旗兵将抢到的金银珠宝运到关外藏起来,由顺治的叔父摄政王召集八旗旗主开会,将收藏财物的秘密所在绘成地图,由八旗旗主各执一幅」,「这八幅地图,就分别藏在八部《四十二章经》中。藏宝所在的山脉,被称作是“大清龙脉”」

第 29 回,顺治也谈到「当年开会时,摄政王特意吩咐过各旗主:关外存有大宝藏之事,万万不能泄漏,否则满洲王公兵将心知尚有退步,遇上汉人造反,大家不肯拼死相斗,那就大势去矣。因此八旗旗主传交经书给后人之时,只说经中所藏秘密关乎清的龙脉,龙脉一被人掘断,满洲人就死无葬身之地。一来使得八旗后人不敢忽起贪心,偷偷去掘宝藏;二来如知有人前去掘宝,八旗便群起而攻,竭力阻止」。顺治最后强调「只有一国之主,才能得知这真正秘密」

在《鹿鼎记》中,有多路人马都在寻找这八部四十二章经,集齐这八颗龙珠

其中有志在「反清复明」的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和明末长平公主九难及其宫女陶红英,这两路都是想斩断大清龙脉,同时获得财宝以充军资。第 34 回,他从韦小宝口中得知了经书的秘密,亲眼看到那一堆碎羊皮,想到的是「去掘了鞑子的龙脉,取出宝藏,兴兵起义,自是不世奇功」

神龙教也在寻找四十二章经,他们投入的资源最多,派出了多路人马入京,甚至让大明将军毛文龙的女儿毛东珠假扮太后查找经书,一度集齐了五部经书。神龙教的目的是「重建神龙教」,第 44 回,韦小宝被抓到神龙岛时,神龙教教主洪安通指着韦小宝道「非是我要饶他性命,但这小子知道辽东极北苦寒之地,有一个极大宝藏。若不是由他领路,无法寻到。得了这宝藏之后,咱们再重建神龙教就易如反掌了」。

垂涎经书中宝藏还有西藏密宗的高手桑结,他在听到韦小宝所说经书取自皇宫、其中藏有重大秘密等消息后,登时心花怒放,提到「昌盛佛法」云云。

韦小宝最后集齐了八部经书,他曾想过「小玄子待我再好,也犯不着为他去枉送性命。我这官儿做到尽头啦,不如到了关外之后,乘机到黑龙江北的鹿鼎山去,掘了宝藏,发他一笔大财,再悄悄到云南去,把阿珂娶到了手,从此躲将起来,每天赌钱听戏,岂不逍遥快乐?但是想到鹿鼎山与小玄子的龙脉有关,实在不想去真的发掘,只怕一掘之下,就此害了小玄子的性命」,最终韦小宝放弃了掘宝。

综合以上的信息,我们大可以判断,《鹿鼎记》所暗示的宝藏,应该不是财宝,而是大明科技和历史资料,是中华民族的龙脉,得到它,就可以重建神龙教,可以光复大明,可以昌盛佛法。我们知道,明朝初期,佛学是十分昌盛的,明太祖朱元璋自己就信奉佛法,而明中期之后绿教、儒教盛行,鸠占鹊巢,中华正统反被打成异端。而“鹿鼎记”这个名字也非同寻常,应该暗指逐鹿中原,问鼎中原之意,即得到这样的宝藏,可以成就一番霸业,所以也暗合了顺治所说的「只有一国之主,才能得知这真正秘密」。藏宝图被分成八份,每份都被剪成了有方有圆,或为三角,或作菱形十分规则的碎片,上面还缝有朱线,写有墨字,这些应该暗合八卦几何,以及红与黑的崇尚,我们知道中国自仰韶以将,到先秦时期纹饰都以抽象纹饰为主,三星堆的纹饰就开始大量使用朱色和黑色,比如青铜凤鸟柱头的鸟冠,鸟胸就涂有朱色和黑色,在曾侯乙墓,西汉马王堆、海昏侯墓葬中也均是使用红色和黑色做漆器,这显然是暗示了中华的神级理性文明特征

三星堆青铜凤鸟柱头鸟冠
三星堆青铜凤鸟柱头鸟胸

因此,《鹿鼎记》应该是非常值得重读一下的,很有可能可以破解藏有大明科技和历史资料的信息。当然《银河系漫游指南》应该也值得重读,因为它也提到了 42 的这个答案,想必可能也会暗示更多的一些信息。

如果《鹿鼎记》是写于乾隆年间,那么说明中国古人显然在乾隆时期还是有人知道这个大秘密的

如有人破解,欢迎告知本博,当然,最好可以公示,也许我们可以找到中华文明真正的科技与历史原本,当然,也许可能被西方得到的也正是这一批资料…

.